为什么我不看好当前的区块链 · Iaalm's Blog

This note was originally clipped from https://www.iaalm.cn/2024-06-06/Bitcoin

Written by iaalm
on 

为什么我不看好当前的区块链

“美股疑似软件故障导致行情异常,XX CEO强调区块链技术重要性”,一打开手机看到这么一条消息。这条消息似乎在暗示区块链技术能够替代股票和交易所,然后营造一种区块链技术大有可为的愿景。在这个有大把的人炒币,但鲜有人研究自己到底在炒什么的时候,我不得不说,我是并不看好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未来的。现行的区块链生态严重的依赖交易所来运行,展示出区块链底层交易承载能力的不足。而缺乏底层资产,同时缺乏远期安全性的问题,又使得加密货币愈发脱实向虚,承担不起现实世界的重担。本文不会道德范畴(如助长洗钱,浪费能源)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仅仅从技术角度来分析加密货币的一些“承诺”。

交易承载能力不足

不知道有多少人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既然有了比特币、以太坊等等加密货币,我们已经可以直接向他人转账了,为什么我们还是需要交易所?只要自己去尝试一下,就会大大概获得一个答案:转账太慢也太贵了。比特币系统本身每天能容纳的交易笔数的上线大约是29万笔,平均约每秒3笔。这对于一个全球规模的货币系统来说显然是不够的。这也是比特币一度转账缓慢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看来还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代码升级缓解,但是这一上限依然不可能提的很高。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达到共识的要求,也限制了交易的延迟。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绝大部分的交易需要通过交易所来完成。也就是说当前的比特币系统严重依赖交易所。

交易所是否可靠这件事我们暂且留待下一节讨论。仅仅是大部分交易依赖交易所这件事,就使得比特币主链自身的地位从银行或者交易所,退化到了类似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中登公司)的地位。这家公司固然在国民经济中拥有重要地位,但是与银行交易所相比还是差远了。这也驳斥了文初认为加密货币可以替代交易所的观点。这也就是说,加密货币自身很难替代日常的“现金”,顶多替代债券等交易需求相当低的产品。那就遑论替代作为整体的“货币”了。

过度依赖交易所

可能还会有人觉得,有比特币替代低频的金融产品,然后依赖交易所承担高频交易的职能,不就好了吗?这就不得不说到交易所本身的问题了,就是中心化。可以说比特币左手送走的中心化,被交易所右手又拿了回来。

由此产生的第一个问题是安全性。大量资产集中在交易所手中,所以交易所得可靠性成了重中之重。各种交易所倒闭跑路或者被攻击的故事层出不穷,况且还要考虑到,对于一些交易规则和衍生产品,交易所拥有说一不二的权利。每个人在交易所的流动资金可以说时时处在危险之中。可能有人会说,但是现在又很多交易所啊,不可能都出问题,不可能同时出问题。但这个逻辑基本上就和现在的银行一样了。我们有很多银行,但是单个银行的倒闭还是会给很多人带来100%的损失。何况这个体系中不存在中央银行这样相对中立可靠的机构来保护每个交易所迎战挤兑或者损失。整个体系变得相当脆弱。

第二个问题在于监管。滥用一句名言就是,比特币没有国界,但是比特币交易所有国籍。比特币交易所都受到所在国的监管,而且近几年的监管有迅速增强的趋势。这使得比特币的匿名性近乎消弭于无形。试想如果交易所要求开户都要实名(这是目前主流交易所的现状),那比特币流入交易所的一瞬间就已经实名了,也就立刻存在了被查封冻结的可能(这也发生过)。这对于比特币抵抗威权的暗示,实在是过于明显的讽刺了。如果政权想要控制比特币,只需要对交易所严加监管,几乎瞬间就可以把比特币变成数字人民币。所以说,过度依赖交易所,是比特币最大的困难。

缺乏底层资产

此时比特币能够剩下的优点也仅仅是,没有央行可以肆意发钞了。但是,肆意发钞是指缺乏底层资产的情况下发行货币,而大部分加密货币根本缺乏底层资产。每每有人提及这一点时,总有人说,国家的货币也很缺乏底层资产。但是实际上,国家货币贩卖的,本质上是国家强制力,或者说国家的信誉。各个国家保证了,你只要持有我的本币,在我国境内,你总是可以用它买到东西的,而且我会一定程度上保持币值稳定。而加密货币拥有的要么是另一种货币(法币或加密货币),要么就像比特币一样,仅仅是一个记账:你有1个比特币。因此比特币有的只是稀缺性,这完全基于信仰。相比之下,一国的信誉通常是要好一点点吧。

也有一些加密货币类似USDT尝试通过算法稳定或者保证兑换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和交易所那一节提到问题一样,通常保证兑换法币的只是一家公司,这种币的信用难以超越这家公司,而监管也会如期而至。而算法稳定币则依赖于底层的ETH等“非稳定币”的储备,同时还依赖于底层币的安全性。这一点我们下一节再展开。

缺乏远期安全性

我们很多人都学过,货币的职能包括“贮藏手段”。也就是说,我今天存下一个比特币,希望的是过了10年拿出来,至少他还值一点钱的。这一点上,加密货币也显得更弱。一部分加密货币如ETH本身就是通胀币,价格预期会缓慢下滑。另一些,如比特币,供给相对稳定,似乎一个贮藏的不错选择,但是,两朵乌云正在远处威胁着加密货币的景色大厦。

第一朵乌云是底层的安全性。可能很多人炒币的时候没有关心过底层资产是啥,很多时候,可能是一些质押的ETH。这对炒币来说几乎没有影响,但是一旦涉及到贮藏,就显得无比重要了。TITAN-IRON一夜清零的故事犹在眼前。很多看似稳定的算法稳定币,底层货币实际非常脆弱。另一方面,大量的加密货币底层依赖ETH,这使得ETH安全性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整个币圈的安危。

能够危及ETH,BTC等货币的是远期的安全性。可能很多人不以为然,觉得ETH,BTC的安全性被非常多的人审查过,所谓“Many Eyes Make All Bugs Shallow”。大可不必担心。但是如果考虑到一个全球性的金融体系带来的巨大利益,这两大币发生重大安全事件的可能性,并不是足够的小。OpenSSL如此广为使用的代码亦能被发现重大问题。试想此类问题出现在ETH上会如何。 而更进一步的危险来源于未来的算力算法的进步。有人可能听说过“Harvest now, decrypt later”,意即今天收集加密后的关键数据,以期某一天算法或者算力有重大突破后对收藏的密文进行解密。我可以认同,BTC、ETH等币的安全性在今日有很大的冗余。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假设我们有了量子计算机,而质因数分解算法有了重大进展,所有的加密货币将面临一个重要时刻。为了防止已经很长现有数据被新算法供给,要在保证向前兼容的基础上,迅速升级算法,并进行一次可能非常痛苦的全网分布式更新。我不会说他无法做到,但是至少会是个重大危机。

总结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想贬低区块链技术的价值或者他未来的可能。从比特币诞生以来,我一直关心这项技术,并且希望做出一些贡献。我只是相对当前的区块链技术“祛魅”,避免陷入一种“区块链即将取代XX”的幻想中。我不想看到是对区块链的神话,或者是纯粹出于投机的对区块链的疯狂炒作。如果我们静下心来看,区块链技术诞生了也没多久,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我在本文中提到的问题,很可能都会被未来的技术克服。只是路还很长。


目录